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凯发官网手机版下载安装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

  2012年2月6日,江苏省农机局《关于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行动意见》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已转发。全文如下: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为认真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苏发〔2011〕13号)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苏发〔2012〕1号)文件,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拟在全省组织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行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加快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着力促进农机与农艺、经营与管理协调发展,推进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农机公共服务能力,走科技领先、节能环保、合作共用、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匹配,成为产业更加发达、创新更加活跃、管理更加科学、队伍更加完善、发展贡献更大的农业机械化强省。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省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以上,其中,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基本实现粮油生产机械化,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到2020年,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其中,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显著提升。粮油生产机械化与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全面推进,农作物产中环节机械化与产前、产后加工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协调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结构、质量、安全、效益保持协调发展。

 
  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产学研推结合更加紧密,农机企业研发投入占产值的比重显著提升,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应用步伐明显加快,基本能够满足现代农业对装备的需要。

 
  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以农机合作社为重点的新型农机合作组织布局更合理、结构更优化、运作更规范、服务领域更宽、规模更大。2020年,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达6000个以上,创建星级农机示范合作社达到1500个以上,农机合作组织服务农户数和作业面积占全省的80%以上,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超过300亿元。

 
  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机试验鉴定、技术推广、质量监督、安全监理、农机维修、教育培训、信息宣传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装备手段明显改善,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基本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三、主要任务


  (一)粮油生产机械化推进行动

 
  1.大力推进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高性能插秧机械及其配套技术,重点发展乘坐式插秧机,不断改善插秧机械装备结构,加强育秧中心建设,加快以县为单位的整体推进步伐。2015年,全省水稻机插率达到75%以上,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2020年,全省机插率超过85%。大力推广三麦复式播种机械,巩固提高“三麦”机械化种植水平。合理调整收获机械布局结构,加快粮食低温烘干设备示范推广,提高粮食品质,提升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的能力,提高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2.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加强农机、农艺协调配合,研究制定适合我省特点的玉米生产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积极培育玉米生产机械化服务市场,营造有利于玉米生产机械化快速发展的环境条件和社会氛围,到2015年,玉米主产区纯作连片种植玉米机收水平力争达到80%,基本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到2020年,全省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


  3.提升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开发技术性能先进、可靠性好、经济适用的油菜播种和收获机械,并扩大示范推广范围。积极试验示范与油菜机械化种植、收获配套的农艺高产栽培技术,逐步形成一套农机与农艺协调的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加大项目投入,加强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示范村镇、示范县建设,提高示范带动成效。重点试验示范油菜精少量直播机、裸苗(钵苗)移栽机,示范推广稻麦油兼用型联合收割机,探索开展油菜机械化种植、收获作业补贴试点,努力提高油菜种收机械化水平。力争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油菜生产机械化。


  (二)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推进行动


  4.设施园艺业机械化。主攻薄弱环节,重点推广动力机械、耕整地机械、种植机械、水肥灌溉设备、植保机械和采收机械等六大类机械装备。围绕设施蔬菜生产,推广应用小型动力机械和小型田园管理机械,以常温烟雾机、担架式喷雾机、静电喷雾器等为代表的高效植保机械,以微喷、滴灌设备为主的水、肥、药灌溉系统、育苗播种流水线以及移栽机械,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围绕茶叶生产,加快推广应用茶叶杀青机、分筛机、包装机、茶叶精揉机、茶叶修剪机和茶叶防霜设备等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围绕林果苗木生产,重点示范应用植树挖穴机、起苗机、车载移动式高性能喷雾器等机械装备。2020年,全省设施园艺主要环节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

 
  5.设施养殖业机械化。在畜禽养殖方面,加快推广应用养殖场通风散热设备、保温设备、饮水机、喂食机、饲料加工机械、空气净化杀菌防疫设备、孵化设备、粪便处理设备以及挤奶、分栏设备等机械装备。在水产养殖方面,加快推广饲料粉碎和加工制粒设备、投饵机、增氧机、水质及微生物检测设备,智能化远程控制系统、太阳能渔业生产机械、紫菜采收加工设备等机械设备。2020年,全省设施畜禽和水产养殖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达80%以上。

 
  6.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围绕农产品品质提升与加工增值,试验示范新型青毛豆、花生、银杏等豆类、干果类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加快微型果蔬节能保鲜库、粮食及特种农产品的低温烘干、种子处理、茶叶加工机械的推广应用;示范推广农产品分级、精选、清洗、包装、净菜加工成套设备。每年建设3-5个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力争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

 
  (三)耕地质量机械化提升推进行动


  7.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建立健全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体系,在熟化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同时,开展油菜、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开发。建立健全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机械播种、机械深松整地集成技术,不断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水平,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财政对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奖补投入,建立秸秆机械化还田长效发展机制。全省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率稳定在40%左右。加快示范推广秸秆捡拾打捆、固化成型、编织加工、青贮等机械,发挥农机合作组织的优势,发展秸秆收集、运输合作组织,加强秸秆收集服务体系建设,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保障。

 
  8.积极组织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加大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投入,建立完善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奖补办法。不断改进完善技术模式和作业规范,总结适宜我省不同区域的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技术模式,制定完善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标准。加强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提高农民群众的认知程度。到2020年,力争全省适宜深松整地作业的耕地全部深松2遍。

 
  (四)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推进行动


  9.发挥农机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需求,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生产制造、教学科研、推广使用等密切结合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农机企业自建或与科研机构共建农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实验室,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共建产业技术联盟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以江苏国际农机展为重要平台,积极实施农业机械化“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到2020年,全省共培育20家以上农机科技型企业。

 
  10.建立农机产学研推协作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农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推广机构的优势,探索完善多方协作、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机制,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能力、转化能力和储备能力。进一步发挥我省现有的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委员会、农机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业机械化专家组的作用,加强产学研推协作,积极开展现代农业需要的关键装备和技术的公关研究。促进农机与农艺融合,将机械适应性作为科研育种、栽培模式推广的重要指标,根据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和农业经营需求研究开发农机产品,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用、统一配套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到2020年,建成8个省级农机科技创新中心。

 
  11.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切入点,加快推进“江苏现代农业装备科技示范中心”建设,进一步扩大省级农机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范围,将基地(园区)建设成为集农机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为一体的农业机械化科技综合集成应用基地、管理服务机制创新基地、现代农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中试基地,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到2020年,省级农业机械化科技示范基地(园区)达到100个以上,市、县农业机械化科技示范基地(园区)达到200个以上。

 
  (五)农业机械化服务推进行动


  12.加快发展农机合作社。鼓励和支持农机大户、农机服务人员、村组干部等各类人员,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牵头领办、创办农机专业合作社。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强“三库二间一室”(机库、配件库、油库和维修车间、烘干加工间以及培训室)建设,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服务、技术推广和维修服务等综合能力,努力创办有特色、上规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机合作社拓展服务范围,参与土地流转,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开展星级农机示范合作社评比活动,创建一批服务优、经营活、效益好的农机合作服务品牌。继续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拓展跨区作业范围和服务项目,加速培育农机作业、信息服务、租赁和闲置机械调剂等市场。扶持发展农机维修业,建设一批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构建以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为龙头、企业凯发官网手机版下载安装的售后服务为主体、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社会网点为补充的农机维修网络。依法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分级分类管理,积极推进农机生产企业维修能力认定工作,规范农机维修业健康发展。

 
  13.加强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依托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积极推进农机试验鉴定、技术推广、质量监督、安全监理、农机维修、教育培训、信息宣传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农机技术推广、试验鉴定、安全监理、质量监督、教育培训、信息服务和应急救灾等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机构,受理调解农民对农机质量和凯发官网手机版下载安装的售后服务的各类投诉。健全完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拓展推广服务领域,稳定基层推广队伍,增强乡镇农机技术推广机构服务能力,为农民提供农机示范推广、培训、技术咨询、安全教育、信息等公益性服务。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机技术培训体系。完善基层农机安全监管网络,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实地检验、培训考试、宣传教育、安全检查、事故处理等综合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农机事故应急预案和指挥体系。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为农民和农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加大“双优”加油卡推广使用力度,保障农业作业用油供应。开展农机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应急处置试点,探索农机作业服务快速反应机制,制定应急救灾农机储备调度办法,增强应对灾害性气候的能力。

  (六)农机安全和质量监管推进行动


  14.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积极贯彻《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进一步健全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法规、政策体系。推进农机安全监理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履行执法职能。加大农机安全监理设施装备建设投入,依法开展农业机械登记、安全技术检验、驾驶证申领及审验、事故处理、安全检查、宣传教育等监督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农机安全监理水平。着力提高登记率、检验率及驾驶人持证率,组织农机联合执法检查,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严肃查处无牌无证等违法违章行为,预防和减少较大以上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探索建立对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实地免费检验方法及备案管理制度。落实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相关保险政策,推进全省农机政策性保险工作。创新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形式,积极推广使用“平安农机通”,强化对农机所有人及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创建成效。到2020年,力争80%以上的县(市、区)成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15.加强农机质量监督。贯彻实施《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依法开展农机试验鉴定,加强农机新产品试验鉴定工作。加快制(修)订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服务质量和禁用报废类标准,推进农机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在用农机质量调查和重点检查,强化对财政补贴农机产品的质量监管,建立农机产品质量跟踪追溯制度,促进农机产品性能和凯发官网手机版下载安装的售后服务水平的提高。加强农机产品质量抽查和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七)农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行动


  16.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机制。加强资源整合,建立以省级培训基地为核心,市、县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为主体,农机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以及农机合作社为补充的多层次、分重点的农机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形式,积极开展境外培训、高等院校培训和农业机械化学校培训等多层次培训模式。逐步完善农机管理人才、农机实用人才和农机科技人才评价标准,通过开展职称评审、组织技能竞赛、组织项目攻关等形式,选拔一批农机高层次人才,改善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结构。到2020年,农机高层次人才占全省农机人才的比例达10%以上。

 
  17.大力培育农机技能人才。积极组织农机实用人才培训活动,组织开展送教下乡、科技入户等活动,扩大农机培训规模,重点培训农机使用、维修和经营人员,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机手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依托各级农机技术学校及培训机构,以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等项目为载体,加强校企、校社合作,不断加大农机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农机人员整体素质。积极开展农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鼓励农机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加大农机手培训补助力度,研究建立职业技能鉴定“以奖代补”政策。加强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监督管理,严格培训机构资格许可及教学人员资格认定,确保培训质量。到2020年,全省农机技能人才持证率达20%以上。


  18.加强农机管理、科技人才培养。发挥省级培训基地的作用,通过对各级农机管理干部和科技人员开展境外培训、高等院校培训等在职教育、定期轮训等形式,努力提高管理人才队伍素质,增强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能力。积极发挥农机行业协会、学会等社团组织人才聚集优势,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积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农机企业,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农机科技创新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海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造就一批农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农业工程及农业机械化学科建设,开设农业机械化相关专业,在农机企业建设实训、实验基地,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到2020年,培养农机科技和管理人才5000名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将农业机械化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把农业机械化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落实各项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形成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合力。

 
  (二)强化扶持措施


各地要加大对农机作业补贴、信贷、税费、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各项政策的累加效应,充分调动农民购置、使用农机的积极性。要抓住当前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有利时机,认真落实各项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各项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最大程度地放大政策效应。


  (三)强化检查考核


  各地要按照《江苏省农业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要求,结合本地农业机械化发展实际,认真做好监测评价工作,及时掌握发展进程,主攻薄弱环节,按期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要积极做好与《江苏省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的衔接,确保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推进。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