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组织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
农业部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已达28.4万个,其中龙头企业11.1万家,分别比2002年增长3.1倍、2.8倍。
黄连贵说,农业产业化组织如今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各类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全国40%以上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占农业生产总规模的60%以上,通过产业化经营实现的农产品订单采购额比2002年底增长6.6倍。
同时,农业产业化组织也成为农产品市场供应的主体。目前龙头企业销售总额达到5.74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6.1倍;所提供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占农产品市场供应量的三分之一,占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的三分之二以上。
据黄连贵介绍,各类产业化组织通过自建、与农户共建等方式大力发展高标准原料基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截至2011年底,各类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种植业生产基地14.7亿亩,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5%,比2002年增长1.7倍;带动牲畜饲养量14.2亿头,占全国牲畜饲养量的77.5%,比2002年增长1.8倍。
通过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直销配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现代流通业态,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还推动了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2011年底,农产品流通型龙头企业市场交易额达到2.2万亿元,比2002年底增长2.9倍。
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通过保护价和加价收购农产品、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途径,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达到互利共赢。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1年底,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数占总数的98%,比2002年提高了约20个百分点。
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到2011年底,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达1.12亿户,比2002年底增长54.5%;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年户均增收2477元,比2002年底增长2.6倍。在带动农民就业方面,2011年底各类产业化组织从业人数达5200多万人,比2002年增长93.3%。
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还将科技、合作、管理理念引入农村,通过与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为农户提供资金、技术、信息、农资、培训等系列化服务,成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2002年以来,龙头企业培训农民资金累计达604亿元,年均培训520万人次。
“我国农业产业化进入快速发展、创新提高阶段,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龙头企业集群带动转变,由松散型利益关系向紧密型联结转变,由注重单一环节向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多环节转变,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说。
农业产业化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今后我国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作出明确部署,指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对此,宋洪远认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重要机遇期,为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随着城乡联动改革的深化,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也将逐步破除,资源要素将被引导流向农业农村,为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
宋洪远分析说,我国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意味着农产品消费需求也进入到新的增长阶段,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城乡居民更加注重营养平衡,对动物蛋白、脂肪的摄入量快速增加,对肉蛋奶等农产品需求显著增长,粗粮杂粮、有机产品、特色产品、品牌产品等需求也越来越多,为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环境。
据黄连贵介绍,今后我国将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支持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参股、收购、上市等资本运作方式,整合资源要素,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打造一批行业领军龙头企业。大力推进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与合作,鼓励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合作社以资金、技术、劳动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形成产权联合的紧密型利益关系。
(来源:新华社 记者 董峻、于文静)